close

關於[柔道沿革與在臺推展]

嘉納治五郎  

自1882年由日本嘉納治五郎先生創立講道館柔道後,由於他極力的出訪推展柔道,使得此項運動能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,之後其次子嘉納履正(Risei Kano)傳承其父偉業,於1949年成立全日本柔道連盟,並於1952年結合四大洲19個國家,共同成立國際柔道總會(International Judo Federation),以及榮獲推派為第一任會長。接著1956年於東京舉辦第一屆世界杯柔道錦標賽,並於1964年東京奧運會上將柔道列入正式比賽項目;在國際女子柔道競賽方面則是在1980年美國舉行第一屆世界杯柔道錦標賽,並於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,從此全世界不分男女,皆能參與柔道競賽,亦完成了嘉納先生將柔道推展為奧運會競賽項目之遺願。

有關台灣柔道的足跡最早可能追溯至西元1895年所中日所訂定的馬關條約,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後開始將柔道運動帶進台灣本土,迄今已有一百多年。

在日治時期,柔道運動雖然在國民學校已被列為正式體育課程之一,在警界方面更是被列為必備之技能;然而台灣光復之初對於具有大日本帝國主義色彩的一切相關事物,都被加以限制與排斥,柔道自然也就理所當然成為侵華武器的一種象徵而被嚴格禁止。雖然如此,台灣柔運並未因此消失殆盡,其原因主要是長達60年的日據時期,無論是在台起蒙於日人教授的前輩們,或是遠渡東洋求學的高知識份子,早已孕育為數不少的柔道菁英,絡印出不可抹滅的身體文化,

如台北李清楠、卓萬欉;台中張國安、陳再乞;彰化王金柱;嘉義陳戊寅;臺南林永杰、王溪清、邱錦章、陳水木;高雄張天煌;以及台東南信一等等,另外至日本求學的先進如武專的黃滄浪、拓殖大學的謝龍波、日本大學的陳呈誥、早稻田大學的張銀淮、東京國士館的吳定標及天理大學的劉義人等等。由於諸多前輩們犧牲奉獻地在各地成立練習場所繼續練習與傳授,才得以延續台灣柔運之命脈。由於黃滄浪先生由日本學成歸國後,開始一方面向當時國民政府闡揚柔道運動的精神與教育,另一方面則連絡全省各地柔道界的同好,凝聚共識團結一心,終於在民國41年列入台灣省運動會表演項目,

並於民國43年第九屆台灣省運動會,將柔道列入正式比賽項目。柔道運動在台灣才得以正式提倡與普及,甚至成為日後警政教育必修之技能,以及開啟優秀選手保送高等教育入學之管道,延續柔道運動命脈。

arrow
arrow

    雲林虎尾柔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